曾经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个圈,深圳这个小渔村迅速崛起发展成了举世瞩目的大都市。今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公布再次令国人眼前一亮,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如此宏大的规划,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呢?
1、 创业会更便捷、更容易
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扶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对创业发出了利好消息。
纲要指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纲要中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鼓励创业也就成为了纲要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给“创客”们发放政策红包,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将享受更加优惠和便宜的条件。
曾经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个圈,深圳这个小渔村迅速崛起发展成了举世瞩目的大都市。今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公布再次令国人眼前一亮,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以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如此宏大的规划,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呢?
1、 创业会更便捷、更容易
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扶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对创业发出了利好消息。
纲要指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纲要中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将来会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鼓励创业也就成为了纲要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给“创客”们发放政策红包,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将享受更加优惠和便宜的条件。
而且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产业、环保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都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产业,若是创业选择这些方向,相信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2、 企业融资上市更容易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而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将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大力拓展直接投融资渠道。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也就是俗称的“新四板”,国家设立新四板的最初意愿是通过新四板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纲要中重提“新四板”和企业赴港上市的问题,可见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投融资市场的重视。相信不远的将来,大湾区的企业在融资方面将更方便,在香港上市的门槛也会越来越低。
3、 足不出户就能买香港保险不再是梦
曾经,大妈们组团到香港买黄金,宝妈宝爸们搭伙去香港买保险。而在规划落地之后,足不出户就能买到香港的金融产品将不再是梦想。
《纲要》明确表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就保险而言,香港的保险以其高效率、高透明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但是由于保险基本上都是长期的计划,而且规定繁琐、严苛,此前很多居民在购买香港保险之后在理赔、缴费等方面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疲于两地奔波,最终不了了之。
而此次《纲要》中提及:“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也就是说,居民不仅可以更加方便的购买到香港的保险,而且在购买香港保险之后,可以在大陆处理问题,不会再因为“险”隔两地就变成一地鸡毛。
4、 就业资源更丰富,高层次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一个地区的发展少不了人才的支持,而人才的就业问题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大湾区建立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探索采用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形式,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
鼓励人才“流进来”是大湾区的一项重要决定。近年来各大企业不惜重金招揽人才,其中不乏很多国外的人才。而人才的储备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同样的人才就业在这里也会更“吃香”。
5、 教育更加国际化,与国际接轨更紧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了我们的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整个社会的问题。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
《纲要》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研究探索三地幼儿园缔结‘姊妹园’。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
教育资源的流动不仅打破了这个地区原有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局面,而且将幼小园校与港澳接轨,推动了大湾区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脚步,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地区,孩子们会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学习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对孩子们的发展必有助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单一城市发展的模式逐渐跟不上脚步,粤港澳大湾区的横空出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而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更寄托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雄心。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