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最新城市规划意见,将来,封闭小区可能变成社会开放空间!这引起网友猛烈吐槽。有的人更是脑洞大开:如果你开车在小区内撞死一个人,和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撞死一个人,刑责会有什么区别?还真有人给出解答:封闭式小区道路不属于公共交通道路,开车撞死人应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开放式小区的道路属于公共交通道路,开车撞死人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一旦小区变成开放式的,社会车辆在小区内穿行,开车的你也要更加小心一点。
除了对小区的要求,该《意见》在其他方面也都做出了指示,影响着你我的生活,但很多人并没有留意。
建筑外墙颜色可能更漂亮
《意见》提出,“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每个城市,都应当有一个和谐美观的城市色彩。如果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都按照开发商自己的审美来设计,就非常混乱。可能把每个建筑拿出来单个观察,都很美,但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每天都看着数不尽的建筑,被搞得眼花缭乱并不是一件好事。
根据国务院最新城市规划意见,将来,封闭小区可能变成社会开放空间!这引起网友猛烈吐槽。有的人更是脑洞大开:如果你开车在小区内撞死一个人,和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撞死一个人,刑责会有什么区别?还真有人给出解答:封闭式小区道路不属于公共交通道路,开车撞死人应定性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开放式小区的道路属于公共交通道路,开车撞死人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一旦小区变成开放式的,社会车辆在小区内穿行,开车的你也要更加小心一点。
除了对小区的要求,该《意见》在其他方面也都做出了指示,影响着你我的生活,但很多人并没有留意。
建筑外墙颜色可能更漂亮
《意见》提出,“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每个城市,都应当有一个和谐美观的城市色彩。如果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都按照开发商自己的审美来设计,就非常混乱。可能把每个建筑拿出来单个观察,都很美,但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每天都看着数不尽的建筑,被搞得眼花缭乱并不是一件好事。
欧洲一些古城在城市色彩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在那些美丽的欧洲小城,每栋住宅尽管属于私人,但外墙的色彩和设计可不是私人能决定的。主人想做出怎样的修整,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同意。这是为维持城市美观而采取的保护措施。而我国大城市每年大批地新建住宅、写字楼、商业中心,只要事先做好整体区域规划,不乱批乱建,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美。
另外,《意见》也提出,“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那些外形另类、古怪、不中不西的奇葩建筑,可能大大减少。
搭积木盖房子,入住可能更快
买了期房,你是否觉得开发商施工交房太磨蹭?预售楼盘很多都存在延期的问题。改进建造工艺,或许能让你更快地住上新房。《意见》指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可以简单理解为“搭积木”式盖楼,即从设计到施工是一个流水线作业,事先把盖楼需要的各个部分做好,形成模块,当开始施工,只需要把各个模块搭建起来,大大节省了现场施工的时间。
这种建筑工艺,在日本早就实现。国内先进开发商如万科也在个别项目实践过。如果装配式建筑得到推广,或许还能降低房屋建造成本,房价可能会下降。
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
道路面积覆盖率提高,出行更方便
目前,我国的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覆盖率都比较低,城市拥堵并不奇怪。
路网密度,即城市建成区内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是影响城市交通流量的重要因素。对比日本东京和中国北京,在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道路长度即路网密度上的差异十分悬殊。城市行政区全域平均路网密度,东京都为11.13公里/平方公里,而北京市仅为1.73公里/平方公里,东京都是北京市的6.43倍。
道路面积率,是指城市建成区内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建成区用地总面积之比。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用地占比非常大:纽约曼哈顿为37.6%、伦敦中心区为26.2%。在日本,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合计的交通建设用地占国土面积3.5%,超过了占3.0%的住宅用地。在东京中心23区除去轨道、港口等用地,主要供汽车和行人等使用的铺装道路面积占用地面积的18.75%。再看我国首都,北京建城区的道路面积率仅为7.11%。由东城区和西城区组成的首都功能核心区道路面积率较高,但也只有12.03%。
《意见》提到,“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好的一面是,国务院终于重视起了道路建设;坏的一面是,这非一朝一夕能建成,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倒垃圾可能更麻烦了
未来,处理家庭垃圾,可能更麻烦。《意见》提到,“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这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每家每户倒垃圾基本没有分类,都是装在一个袋子里扔到楼下的垃圾箱。但这种垃圾处理方式的经济效益非常低。如果做好垃圾分类,就能建立垃圾回收再利用体系,最大化垃圾的经济效益。而这需要个人家庭在产生垃圾后严格分类,像日本就是这样。
另外,这可能促进厨卫建材生产商展开家庭厨卫设备升级革新。如,厨余垃圾粉碎处理需要有此专门功能的下水系统,这种高新产品国内还比较少。
文化馆别再成为面子工程
城市的活跃离不开市民的活跃,而各种文化馆正可以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意见》表示,“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技馆免费向全社会开放。推动社区内公共设施向居民开放。”但可悲的是,在一些地方,盖楼建馆只是为了搞基建出政绩所做的面子工程。
举个我老家的真实案例。好几年前,政府说要在位置偏僻的新区建一个城市文化馆,集中了图书馆、博物馆、活动馆等多个功能。经历了七八年时间,这个馆终于建成了,外观看起来也很漂亮,但内部装修才刚开始。又过了将近一年时间,内部也完工了,也正式开放了。我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几乎是空洞无物的。除了有一个老干部音乐排练厅,几个房间展出着我们当地不知名的所谓书画家的字画,其他好几层的空间都完全没有被利用。大量的房间被当做公务员的会议室,尽管这个地方没有多少人,也不需要那么大的会议室。你说,这样一个文化馆,市民有兴趣来吗?但愿在国务院令下,各地文化馆别再成为面子工程了。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