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消息,宜信公司旗下在线P2P网贷平台宜人贷向SEC提交IPO申请,拟融资最高1亿美元。宜人贷最快将于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YRD。
资料显示,宜人贷由宜信公司于2012年推出。宜信公司创建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经过近十年发展,宜信的业务已从最初的网络贷款扩张到理财服务、信誉评估和农村融资等,目前已经在232个城市(含香港)和96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其股东里不乏摩根士丹利、IDG资本等投资机构的身影。
关于宜人贷赴美上市的传闻早就有媒体报道。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P2P网络贷款平台宜人贷计划年内在美国上市,筹集约3亿美元资金。宜人贷估值或达20亿美元。
宜人贷提出美国上市申请,对行业有仿效意义,在国内网贷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众多平台都在争夺IPO第一股的称号,背后透视的其实是资金饥渴。目前,面对理财端和资产端获客成本成倍增加、平台少有盈利的实情,不少P2P渴望尽早上市融资。另一方面,也是想乘着互联网金融火热、估值高企,越早上市就越能享受估值优势。不过由于国内上市仍对企业盈利状况、信息披露等有严格要求,平台方要么被上市公司收购,实现曲线上市,要么开辟新的上市途径,比如去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
11月17日消息,宜信公司旗下在线P2P网贷平台宜人贷向SEC提交IPO申请,拟融资最高1亿美元。宜人贷最快将于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为YRD。
资料显示,宜人贷由宜信公司于2012年推出。宜信公司创建于2006年,总部位于北京。经过近十年发展,宜信的业务已从最初的网络贷款扩张到理财服务、信誉评估和农村融资等,目前已经在232个城市(含香港)和96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其股东里不乏摩根士丹利、IDG资本等投资机构的身影。
关于宜人贷赴美上市的传闻早就有媒体报道。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P2P网络贷款平台宜人贷计划年内在美国上市,筹集约3亿美元资金。宜人贷估值或达20亿美元。
宜人贷提出美国上市申请,对行业有仿效意义,在国内网贷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众多平台都在争夺IPO第一股的称号,背后透视的其实是资金饥渴。目前,面对理财端和资产端获客成本成倍增加、平台少有盈利的实情,不少P2P渴望尽早上市融资。另一方面,也是想乘着互联网金融火热、估值高企,越早上市就越能享受估值优势。不过由于国内上市仍对企业盈利状况、信息披露等有严格要求,平台方要么被上市公司收购,实现曲线上市,要么开辟新的上市途径,比如去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
不过战略新兴板也不断传言即将推出,届时为P2P公司上市提供了新的渠道。该板在公司盈利要求上有所淡化,主要关注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在传统的“净利润+收入”的标准之外,引入以市值为核心的财务指标组合,增加“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现金流”、“市值+权益”等多种多套财务标准,形成多元化上市标准体系,允许暂时达不到要求的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此外,战略新兴板也为股权架构或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特殊性的公司,预留了上市空间。
那么,宜人贷为何急着此时上市呢?毕竟在国内上市更加能享有估值优势。原因如下:一方面业内都在争相跻身上市的“第一班车”;另一方面是国内P2P遭遇资本寒冬,进入融资后期,资本更趋于谨慎,而宜人贷母公司宜信地推团队庞大,线下运营成本也高,及早通过上市融资或许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况且,能否在战略新兴板顺利上市还不一定。而宜信的股东摩根士丹利、IDG资本等都是国际知名投资机构,也便于其赴美上市。最后,宜人贷如能率先上市,将对宜信整体的品牌具有提振作用,怎么算都划算。
在融360第三期网贷评级中,宜人贷被评为A。
宜人贷发展历程:
2006年5月,唐宁创立宜信公司
2011年12月,方以涵加入宜信,并牵头创立宜信互联网部,进行宜人贷平台的搭建研发
2012年3月,宜人贷网站正式上线
2013年9月,宜人贷推出能够在手机上完成P2P借款全流程操作的宜人贷借款APP
2013年9月,宜人贷推出智能理财服务“宜定盈”
2014年9月,宜人贷推出针对IT互联网从业人士的个性化借款咨询服务“码上贷”,引领P2P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创新
2014年9月,宜人贷借款端累计交易促成金额超过10亿元
2014年10月,宜人贷推出基于大数据风控的极速模式借款服务,在手机上实现1分钟授信,10分钟快速批核
2014年12月,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成立,宜信当选会长单位,积极推进网贷行业的自律和互律
2015年5月,宜人贷平台总体累计交易促成金额突破50亿元
2015年6月,宜信与广发银行达成P2P资金托管合作
2015年7月,宜人贷推出兼具灵活性和理想收益的P2P理财服务“节节高”
2015年7月,宜人贷累计注册用户超过500万
2015年9月,宜人贷累计注册用户超过600万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