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用卡、网贷的兴起,咱们借钱变得十分便利,
但是“欠债不还”可不容易,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男子欠银行4万元,最终被银行起诉。
审理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法院还是判决欠款人无罪。
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案情简介
老高在某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额度5万元。偿还了1万元欠款后,老高在未通知银行的情况下,更换了手机号。
在银行看来,老高妥妥就是带着剩余的4万元欠款“失联”了,必须起诉!
银行在上门催收、公告催收都没有结果后,将老高以“信用卡诈骗罪”的罪名告上法庭。
一审法院认为,老高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三万元。
对于这样的判决,老高十分不服。他认为银行的催收自己并没有收到,手机号码也是很久之后才停机的。
法院二审后认为,老高的行为并不属于恶意透支,不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最终,法院判决老高无罪。
什么是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前面3条都好理解,老哥们可能对【恶意透支】比较疑惑,到底什么算恶意透支?
法律里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另外【恶意透支】有两个限制条件:
随着信用卡、网贷的兴起,咱们借钱变得十分便利,
但是“欠债不还”可不容易,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男子欠银行4万元,最终被银行起诉。
审理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法院还是判决欠款人无罪。
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案情简介
老高在某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额度5万元。偿还了1万元欠款后,老高在未通知银行的情况下,更换了手机号。
在银行看来,老高妥妥就是带着剩余的4万元欠款“失联”了,必须起诉!
银行在上门催收、公告催收都没有结果后,将老高以“信用卡诈骗罪”的罪名告上法庭。
一审法院认为,老高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三万元。
对于这样的判决,老高十分不服。他认为银行的催收自己并没有收到,手机号码也是很久之后才停机的。
法院二审后认为,老高的行为并不属于恶意透支,不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最终,法院判决老高无罪。
什么是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前面3条都好理解,老哥们可能对【恶意透支】比较疑惑,到底什么算恶意透支?
法律里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另外【恶意透支】有两个限制条件:
1、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法院为何改判无罪?
信用卡透支除了正常透支以外,还有违约透支和恶意透支两种。
违约透支和恶意透支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为,两者的界限在于持卡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财产的目的。
另外,恶意透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违约透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院认为:银行在催收无果后并没有核实欠款人的联系方式,也需要负一定的责任。
且老高逾期金额未超过5万元,不属于恶意透支。
最终,法院认定老高应负民事责任,而不是刑事责任。
总之,老哥们可以放宽心,无论信用卡还是网贷,不会轻易坐牢。
但是,我们在修改联系方式前,应同步一下银行,不要失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