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欠贷还不上,会不会跟父母坦白?
社长觉得这其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不坦白,债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可能你就错过了结清它的最佳时机。
坦白,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丢脸是少不了的,还要连累父母一把年纪帮忙还贷。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在纠结要不要和父母坦白欠贷的事。
以下是她的讲述:
我的故事挺简单的,就是盲目消费,发现花的钱还不上,傻眼了。
我一直觉得吧,这种不正常的消费观是对我小时候的一种弥补。
我爸妈学历都不高,妈妈在超市当售货员,爸爸打零工。
家里过得紧巴巴,经常因为钱的事情争吵。
这时候,他们两个就会互相戳对方难堪的点,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我跟家里伸手要钱也有愧疚感,因为我妈总是跟我说赚钱不容易,让我省着点花。
其实我平时已经很省了,除了吃饭学习,再没有什么额外的消费。
她不会不给你钱,给钱之前的这几句话就让我觉得好丢脸。
如果你欠贷还不上,会不会跟父母坦白?
社长觉得这其实是个两难的问题。
不坦白,债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可能你就错过了结清它的最佳时机。
坦白,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丢脸是少不了的,还要连累父母一把年纪帮忙还贷。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在纠结要不要和父母坦白欠贷的事。
以下是她的讲述:
我的故事挺简单的,就是盲目消费,发现花的钱还不上,傻眼了。
我一直觉得吧,这种不正常的消费观是对我小时候的一种弥补。
我爸妈学历都不高,妈妈在超市当售货员,爸爸打零工。
家里过得紧巴巴,经常因为钱的事情争吵。
这时候,他们两个就会互相戳对方难堪的点,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我跟家里伸手要钱也有愧疚感,因为我妈总是跟我说赚钱不容易,让我省着点花。
其实我平时已经很省了,除了吃饭学习,再没有什么额外的消费。
她不会不给你钱,给钱之前的这几句话就让我觉得好丢脸。
在重点高中上学那段印象特别深,班上大部分同学家境都不错。
他们用的很多牌子我都不知道。
我记得那时候椰子鞋特别火,但我以为椰子是吃的。
之后就越来越自卑。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显得那么“土”,高中开始我就搜索一些牌子嘛,不希望自己傻乎乎的啥也不懂。
大学之后,生活费变多了,可供支配的钱也变多了。
当时就在用花呗,额度也不多,一千左右。
上大学之后抱着不想亏待自己的心情,几乎从不记账,随心所欲,想花就花。
我现在想想,这种不正常的消费观确实也为我以后埋下雷。
工作之后,终于能赚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其实工资也不高,但就特别舍得花。
赶潮流买一些大件,投影仪、平板电脑这些,从来不算折扣,想要的话借钱也要拥有。
现在都有分期,平时也刷信用卡,几乎没有心疼钱的感觉。
我记得有一个月,当时嫌公司配的电脑不好用,工资刚到手立马下单了一个MacBook,一万多。
曾经听别人说,只要心态稳,借贷就等于发工资。
一开始我还真的相信,还款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焦虑。
粗略算了一下11月的债务,要还七千多,还不加已经逾期的平台。

这几年七七八八欠贷五万多,我的工资已经支付不起。
朋友让我跟父母说,跟他们借钱早点还完。 唉,我到底该不该跟父母说呢?
现在就是纠结......非常纠结......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