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的一则新闻,引起《维度》的注意:
三年前,李先生通过中介公司购买了77岁的老人李老太名下的一套住房。去年6月,已过户并入住的李先生却被李老太的儿子陈先生告上法院,对方声称其母患精神疾病多年,卖房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请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近日,经过当地法院开庭审理,一审判决李先生与李老太签订的合同无效,李先生对此表示不服,目前已提起上诉。
事发地在北京,李先生当年购房花了100多万,可是谁都知道,三年过去了,就算把钱退回来,也没法买到和当年差不多的房了!于是,在这则新闻下的评论里,网友为此打抱不平的同时,纷纷吐槽起二手房交易市场中遍布的陷阱。
《维度》跟身边朋友讨论这件事时,发现有不少人在购置二手房时,也遭遇过或大或小的麻烦事。因此,今天针对这个问题,跟大家好好说道一番,也为现在或将来打算购置二手房的诸位提个醒!
新房贵、等待久 催热二手房市场?“踩坑”从看房开始
今天早上看到的一则新闻,引起《维度》的注意:
三年前,李先生通过中介公司购买了77岁的老人李老太名下的一套住房。去年6月,已过户并入住的李先生却被李老太的儿子陈先生告上法院,对方声称其母患精神疾病多年,卖房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请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近日,经过当地法院开庭审理,一审判决李先生与李老太签订的合同无效,李先生对此表示不服,目前已提起上诉。
事发地在北京,李先生当年购房花了100多万,可是谁都知道,三年过去了,就算把钱退回来,也没法买到和当年差不多的房了!于是,在这则新闻下的评论里,网友为此打抱不平的同时,纷纷吐槽起二手房交易市场中遍布的陷阱。
《维度》跟身边朋友讨论这件事时,发现有不少人在购置二手房时,也遭遇过或大或小的麻烦事。因此,今天针对这个问题,跟大家好好说道一番,也为现在或将来打算购置二手房的诸位提个醒!
新房贵、等待久 催热二手房市场?“踩坑”从看房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直接买新房会省去很多麻烦,但受价格、周期、地段等因素制约,有不少购房者将目光瞄准了二手房市场。
“现在的中心城区早都没有新盘了,想住市中心只能买二手房。“计划在北京定居时,新房还是二手房,小雨丝毫没纠结过。
“同样地段的二手房比新房便宜至少20%,而且现在好多拎包入住的,连装修都能省了;不像新房还大多是期房,需要等个一年半载才交房,之后还要装修、晾味,至少两年才能住进去,时间战线拉的太长了!” 同样在北京,王峰与小雨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只是理由不尽相同。
但当时的他,并没料想到后来竟然有这么多麻烦事等着他!
首先就是看房,他带着妻子跟着中介,前前后后看得房子没有几十家,也有十好几家,期间遇到过租户不给开门的、屋顶不间断漏水的、露台必须加钱捆绑出售的……
终于碰上一个可心的:价格、楼层、地段都符合他们的需求,于是就让中介跟房主约好时间面谈。
当天,王峰一家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约定的地点,却迟迟等不来房主。中介小哥陪着笑脸,一个劲地打电话催促,将近2个小时过去了,房主家终于有人露面了。
然而,对方一来就表明了身份,称自己是房主的女婿,卖房这事做不了主,之所以姗姗来迟,是老人家忽然“舍不得”了:住了这么多年的房子,刚挂出来没几天,眼瞅着就要被卖掉,一下子接受不了……对方一面道歉,一面称回去再给老人做做思想工作,让王峰一家回去等信。
王峰着实生了一肚子闷气,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悻悻而去。当下,他深感出师不利,但他没想到,这还只是个前奏。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王峰更加谨慎了,不仅在看房时就会询问产权所有人的身份,还会对房主为何卖房、有无抵押等基本情况考察一二,之后再做下一步决定。
然而,就在他以为这次一切妥当,将10万元订金缴纳给房主之后,意外再次发生了。
没几天功夫,中介小哥面有难色地告诉王峰:房主变卦了,订金会退回来。因为当时写的是“订金”,而非“定金”,所以只退还本金,但没有任何违约赔偿。
王峰猜测,当时正值房价猛涨期,对方应该是觉得自己卖亏了,才会出尔反尔。可这一来二去,虽然没有给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却也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令他懊恼不已。
乱象:变卦、毁约,临时加价,还有人赔了房子又折钱
不过,和以下几位比起来,王峰的遭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看房、谈价、缴纳意向金,直到签立房屋买卖合同,白雪可以说是一路畅通。彼时,正值杭州房价大涨,白雪和未婚夫还为两人把握住了大好时机暗自窃喜。
然而,没想到过完年,要去办手续的时候,房东却死活不来了,宁愿毁约赔偿20万。于是,白雪不得不一切重来,但她发现,就这翻过年的功夫,同样的钱已经买不到同样品质的房子了……
林楠在北京买房的时候,和她签合同的是一位大学退休教师,起初进展很顺利,林楠还庆幸自己遇到的是有素质有教养的房主,自觉省心不少。
虽说,对方在一开始就表明房屋所有人是自己的儿子,由于人在国外工作,才全权委托给她处理卖房事宜,但与此同时,老教师也向林楠出示了授权书。林楠咨询了律师朋友,得到确认后便不疑有他。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前方等待她的却是一个“陷阱”。
老教师忽然打来电话,说儿媳妇不同意卖房,因此卖房这事不能做数。林楠惊诧不已,当初那个授权书上只有她儿子一人的签名,她也明确表示过儿子单身,怎么这会儿冒出来一个儿媳妇?
然而,老教师一改先前的和善,态度格外强硬,说啥就是不卖了!林楠好说歹说,对方才松口提出:也不是不能卖,但价格嘛,还得再加30万!
林楠这才反应过来,哪里是什么不同意卖房,就是坐地涨价!后来,双方为此险些闹上法庭,但想到打官司耗时费力,林楠再不甘心,还是吃下了这个哑巴亏,补了钱息事宁人。
老王就更惨了,因为买的是二次抵押房,最后竟落得个钱房两失!老王看中的这套房子,位于广州越秀区,总价300万。交易谈判时,房主要求老王先行支付100万首付款,因为该房屋仍欠银行70多万的贷款。对方承诺会用这笔首付去还款,待房屋解押后再行过户。
之后,双方顺利网签,但是网签之后,房主却以各种理由拖延过户时间。直到老王去房管部门查询才知道,该房屋已被查封。
原来,这房主竟在网签之后几天又将房屋做了抵押,抵押给某私人机构获得贷款150万,并授予了对方代为处置房屋的多项权利。此时,由于老王还未取得房屋的产权,而私人机构拥有“优先追偿权”。也就是说,即使该房屋被拍卖,所得钱财也会优先偿还抵押借款,而老王此时即使向法院提起诉讼,想拿回已经缴纳的100万首付款,也是难上加难。
更令人齿寒的是,老王的遭遇绝非个例。《维度》搜索发现,不少有类似经历的购房者,在论坛上书写着自己的血泪史。重则如老王,落得钱房两空;轻则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打官司、跑断腿……
小如称自己也是买到了有抵押的房子,“当初轻信中介说没问题,首付款就能还了抵押,就能交易下去了。事实证明,并不是这么简单,期间历经解抵押,短借,被法院查封,帮上家解除查封,上家迁公共户。从9月交易到3月,历时半年多,担惊受怕半年多,失眠好几晚,好在终于产证到手,户口迁出。”
专家:二手房交易避雷指南拿好不谢
那么,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作为买家,究竟应当如何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陷阱呢?
为此,《维度》走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并将他们的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整合:
首先,看房前就该先确认房屋的产权性质、产权年限等基本信息。在实地看房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房屋质量,看看房屋结构是够稳定,墙面是否有脱落、破裂等现象,还要注意看看房屋的水、电、燃气等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对小区的内外环境也要做基本了解:小区环境卫生如何、物业管理服务如何、安全保护情况如何、周围配套如何等等;以及观察小区是否存在严重的噪音源,周边是否散布有污染性企业……
其次,和房主面谈时,应当充分了解对方的身份,问询卖房原因等。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查看《不动产权证》,确定房产的所有人是单独所有,还是共同所有?如果是共同所有的话,一定要确保所有人都到场或者有授权书。确定房产的权益信息,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二手房纠纷案中,卖方不是房屋本人所有的情况时有发生。总之要谨记产权不明确、有纠纷的一定不能购买。
第三,签立合同时,“咬文嚼字”很有必要。并且一定要明确过户、房款交付时间和形式等等细节问题,同时,明确过户时间以及在有效期内未过户情况下,原业主应该要负的责任,这样可以保护好新业主的权益,避免因为房价的涨动原因,造成原业主加钱以及不愿过户和推迟过户的现象出现。
最后,对于想要买受二手房的买家,履行产权调查手续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权益。若想避免买到被抵押房源,应在房屋交易的各个付款环节,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亲自拉取产调信息,切勿贪图省事,委托给中介人员。产调表上涉及房屋状况、土地状况、抵押状况等10类登记信息。而且,调取产调信息无需产权方和房产中介的任何证明,具体操作非常简单:购房者只需到当地房地产交易中心取号排队,凭借本人身份证,并提供所查房源的地址,缴纳20元费用后即可查询。
最后,《维度》祝愿每一个正要买房或将要买房的人,都能顺利买到自己想要的房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