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读财社”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P2P雷潮快要褪了,但行业的信心遭受了重创。
此次雷潮大家看到骗子平台一如既往的无节操跑路,但很多一直以来还算正常运营的平台也在清盘、暴雷,其中的原因就和资产端有很大的关系。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平台暴雷的节奏:
逾期出现--平台兜底--更多逾期--用户资金不能按时回款、提现,引起恐慌--爆发挤兑--平台无法兜底--资产端持续坏账入不敷出,暴雷。
平台有逾期是正常的,银行都不可能做到0逾期,但集中爆发大面积逾期、坏账,真的就说明资产端很不健康。
从此次雷潮来看,大额标、企业贷的逾期坏账非常严重,暴雷的平台多出在这些业务线上。
为什么会这样?
那就不能单一的在P2P圈内看问题了。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读财社”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P2P雷潮快要褪了,但行业的信心遭受了重创。
此次雷潮大家看到骗子平台一如既往的无节操跑路,但很多一直以来还算正常运营的平台也在清盘、暴雷,其中的原因就和资产端有很大的关系。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平台暴雷的节奏:
逾期出现--平台兜底--更多逾期--用户资金不能按时回款、提现,引起恐慌--爆发挤兑--平台无法兜底--资产端持续坏账入不敷出,暴雷。
平台有逾期是正常的,银行都不可能做到0逾期,但集中爆发大面积逾期、坏账,真的就说明资产端很不健康。
从此次雷潮来看,大额标、企业贷的逾期坏账非常严重,暴雷的平台多出在这些业务线上。
为什么会这样?
那就不能单一的在P2P圈内看问题了。
我们听了很多中国经济泡沫、硬着路、GDP增速放缓之类的声音,这些情况确确实实存在着,但似乎没有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
然而今年开始,国家真正着手结构性去杠杆了,简单来讲就是不让银行再随便借钱给企业,这对不少中小企业是很大的打击。
前两年有部很火的日剧叫“半泽直树”,讲的是银行的问题。里面有句经典台词说“银行做的生意是晴天撑伞,雨天收伞”,意思是他们只会锦上添花分一杯羹,不会雪中送炭承受风险。
而企业很多时候又都是在借旧还新,P2P里面借钱出来还银行,又从银行里面借钱出来还P2P,现在银行借不出来钱了,P2P的钱自然还不上了。
再来就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国际贸易形式复杂多变,股市同样一蹶不振,企业把钱投在股市投在实体上都亏了,没有钱还借款也是很常见的原因。
所以那些资产端集中在企业贷、供应链,还有打着国资、上市公司背景旗号为自己的关联企业融资的P2P平台,这批倒的特别多。
这就要说到一个点,还款意愿。
很多人觉得评价一笔借款能否收的回来主要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其实,还款意愿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现实生活中时常见到这样的新闻,某家子女欠债,老父母亲摆地摊、捡垃圾十几二十年也要把钱还清,不然良心不安。
而有些人明明很有钱却死不还钱,摆出一副自己凭本事借的钱干嘛要还的老赖嘴脸,你还拿他没办法。
而还款意愿这种主观性的东西,除了考察借款人以往的信誉、身份,做老赖的社会成本之外,还需要站在借款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一个问题,你就知道为什么一些个人借款要好过企业借款了。
这个问题是:这笔借款跟我有多少关系。
一个企业,有法人、有股东,还有各种关联关系,当这个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各方都会在利益分配上无休止的扯皮,而当企业负债累累难以为继的时候,股东是想着怎么把钱还完让企业清清白白死也死的坦坦荡荡呢,还是想着尽可能的给自己留点米,以后好东山再起呢?
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人一多利益纠葛就扯不清楚,当要担责的时候,难免会先问一句凭什么是我?为什么他不?
于是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站出来,都有理由推脱,更有手段自保。
而个人借款就不一样了,所有责任要自己背负,违约的成本太高了。
举个不太恰当但容易理解的例子,好像网民撕逼,如果躲藏在一个群体例如皇马球迷,湖人球迷的背后谩骂别人,如果别人回击是针对皇马球迷、湖人球迷来对骂,这个掀起骂战的人本人不会觉得有什么,甚至还会非常得意。
但如果对方把这个人人肉出来了精准点骂,他一定会觉得如坐针毡特别难堪。
以前认为P2P有稳定的资产端比较好,企业贷比个人靠谱,但现在看来企业贷不仅仅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容易集中暴雷,并且暴雷之后如果借款人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甚至还能倒逼P2P平台倒台、吸血出借人。
比如一些借款人潜入维权群造谣平台跑路制造混乱,四处点火让平台陷入舆论负面,打着平台被黑垮自己就不用还钱的算盘,或者以手里的维权群要挟平台减免债务。
许多P2P平台把产品设计为债权包的形式,投资人买入、提取非常方便,实际上中间有平台自有资金垫付,目的是提升资金进出的用户体验,给用户营造出一种很快就很安全的错觉。
实际上当挤兑集中爆发,这部分平台最先出问题——以前秒转的现在转不出去了,马上就引起恐慌式提现,造成踩踏。
出借人集中转债、提现,借款人又拖着不还,不少这资金池平台都在这波雷潮当中倒下了。
所以这次雷潮也给我们评价P2P提供了新的思路,哪类平台相对靠谱?
也许个人小额信贷,特别是借款人分散在各个行业、各个地域的,他们发生集中逾期的可能性要小于借款人集中在某个行业、某几家企业的借款业务。
当然投资也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毕竟P2P是整体信用体系中的一环,如果环境差到整体信用崩塌,自然是没有哪个平台是安全的.
但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勤劳踏实诚信的,并且经济发展势头是在减缓但不是停滞更不是倒退,像环境倒退的时候政府、货币都违约,更不要说其他的。
我们希望这波正在褪去的雷潮过去后,P2P行业能够更加健康,投资人投资不再胆战心惊。
微信公众号:读财社
投资P2P,安全最重要!可以到微信公众号:财秘笔记,回复“评级”查看最新网贷评级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络转载文章,若有权属异议请联系我们删稿。您可以通过官网(www.rong360.com)下方“联系我们”页面,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