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调控热度尚未褪去,网上已经出了破解法。
成都不是封堵了假离婚吗?夫妻俩买了一套房,假设离婚后房子归老婆,老公名下没房,这个时候老公买房也是要按二套房执行限购限贷政策的。
但是脑洞大开的网友很快就破解了这个政策:找个没房的女士,再结一次婚,再离一次婚,房管局只会查最近一次的离婚记录。
应该说这个段子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可执行的,而且成本比前一次离婚更低。
一点财产纠葛都没有,花点钱找人配合一下就完事。如果成都当地知道这个套路,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又会如何应对?
只要利益足够大,任何规则都能被秒解。成都该好好想想,化解不了购房者的心魔,他们买房的欲望就不会消失,这波轰轰烈烈的调控升级就尴尬了。
成都的问题还在于供应跟不上,过去的5年,成都建设用地面积供应持续走低,到2017年,已低于2000万平米。
成都调控热度尚未褪去,网上已经出了破解法。
成都不是封堵了假离婚吗?夫妻俩买了一套房,假设离婚后房子归老婆,老公名下没房,这个时候老公买房也是要按二套房执行限购限贷政策的。
但是脑洞大开的网友很快就破解了这个政策:找个没房的女士,再结一次婚,再离一次婚,房管局只会查最近一次的离婚记录。
应该说这个段子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可执行的,而且成本比前一次离婚更低。
一点财产纠葛都没有,花点钱找人配合一下就完事。如果成都当地知道这个套路,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又会如何应对?
只要利益足够大,任何规则都能被秒解。成都该好好想想,化解不了购房者的心魔,他们买房的欲望就不会消失,这波轰轰烈烈的调控升级就尴尬了。
成都的问题还在于供应跟不上,过去的5年,成都建设用地面积供应持续走低,到2017年,已低于2000万平米。
房地产是有硬周期的,不是今天增加土地供应,明天就能预售卖房子的。而且这里还牵扯到限价等因素,开发商拿了地也不愿意开工。成都楼市的艰难局面恐怕还得持续一段时间。
成都这边在堵人才政策的漏洞,那边天津才刚刚开始。而且天津吸引人才比其他城市要轻松得多。
西安一季度不是吸引人口24万人么?人家天津20个小时就吸引30万人。
愿意去天津落户的人,大致有这么几种:
1、买房投资的人
天津房价跌了一年多了,差不多见底了,此番放开落户,等于是迎来了一大波潜在购房需求,不少人想着去抄个底。
2、为孩子考虑的
北京有太多的年轻夫妇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在老家和北京之间来回奔波,放在身边没人带,放在老家不放心,以后教育更是成问题。
倒不如先去天津落个户,有条件再去买套房,以后孩子就是天津人,教育优势比老家强太多,再找个老人来帮忙带着,京津交通也还算方便,自己也方便看孩子。
3、从廊坊转至天津
此前有不少在北京买不起房的刚需在廊坊等地买房,过起了双城生活,但廊坊强力限购,价格也不便宜,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天津的房价虽然也不便宜,但相比北京还是低很多,比廊坊也贵不了多少。
现在天津突然来了这么个利好,很多人开始盘算去天津买房定居,开始京津的双城生活模式。先把户口落下来再说。
天津这番动作,给了那些希望买房安定下来的人以宣泄的出口。去天津落户,哪怕真的去天津买房定居,也并不会给现在的工作生活带来剧烈变化,对于习惯了北京节奏的人来说,这点妥协完全可以接受。
短短20个小时,30万提了落户申请,这是其他二线城市所不敢想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天津有巨大的地段优势,北京有800多万的非户籍人口,30万人去天津落户,不是很容易么?接下来,这个数字还会以创纪录的速度爬升。
天津人口又在流失,经济低迷,正是需要人,需要房地产提振经济的时候。对天津来说,放开人口落户是解决眼前困局的最有效措施。
不仅天津高兴,北京应该也会很高兴。因为天津落户放开,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人口定向转移,可以断定绝大部分去天津落户的人口,应该都是来自于北京。
北京一直希望做减量发展,天津落户放开算是帮了北京大忙,以前就是缺少这么一个量级的城市能够接盘,这下很多指标完成起来应该要轻松得多。
对北京和天津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是突然涌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天津的房价大概率要涨了,天津的土著们恐怕也要焦虑起来了。
调控在继续,但房价的确还在涨。
前几天,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戴德梁行发布了一个报告,融360说房(fangdai123)君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达到了8275元/平米,同比涨幅达到了8.7%,第一次突破了8000元关口。
与房价涨幅相比,去库存形式则更为严峻。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全国待售商品住房面积为2.92亿平米。而2017年月均销售面积就达到了1.21亿平米,这意味着待售商品住宅仅够支持2.4个月。
在戴德梁行统计的24个城市里,7个城市新房供大于成交量,17个城市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合肥仅够支持1个月,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宁波、西安这些城市也仅够支持4-5个月。
严峻的商品房供需形势,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对房价形成一种面的压力,这不是分城施策能够挡得住的。这也是住建部压缩住宅建设审批流程的重要原因。
2017年土地供应明显上升,但大量的土地供应要么审批缓慢,要么开工了不愿意领预售证,这些潜在供应必须要加速上市,缓解商品房供应压力。
只不过,限价高压之下,如何加快供应,需要更高的智慧。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