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花卷财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
还有几个小时,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双十一”就要如期而至了。此刻,对于大部分还没财富自由到随便买买买的普通人来说,大概都面临着“to buy or not to buy”的重大人生命题。其实一年到头,那些五花八门的折扣促销,有双十一这样让人疯狂的,也有积分兑换这样可能被你一笑而过的。但如果以投资理财的角度看消费,那你享受的折扣促销就相当于一笔消费基金的收益。那么,如果我们日常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打折优惠,到底能为我们的生活费打几折?或者说,在消费投资上究竟能达到多大的收益率?
为此,我们特意调查了40位消费者(女性29位,男性11位),综合了各方数据,对比探讨了线上线下主要消费领域的折扣幅度,并聊了聊他们在双十一和日常消费中的体验。

本文系融360专栏作者“花卷财团”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融360官方立场。
还有几个小时,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双十一”就要如期而至了。此刻,对于大部分还没财富自由到随便买买买的普通人来说,大概都面临着“to buy or not to buy”的重大人生命题。其实一年到头,那些五花八门的折扣促销,有双十一这样让人疯狂的,也有积分兑换这样可能被你一笑而过的。但如果以投资理财的角度看消费,那你享受的折扣促销就相当于一笔消费基金的收益。那么,如果我们日常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打折优惠,到底能为我们的生活费打几折?或者说,在消费投资上究竟能达到多大的收益率?
为此,我们特意调查了40位消费者(女性29位,男性11位),综合了各方数据,对比探讨了线上线下主要消费领域的折扣幅度,并聊了聊他们在双十一和日常消费中的体验。

这些折扣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商家的打折方式看似花样百出,但总结起来,其实也无非是以下几类:
周期节点性折扣
“上周末XX商场大减价,你去看了吗?”
“神马,我竟然不知道!”
你可能经常错过打折,但其实,很多折扣活动是有周期规律的:
1. 跟着节日走
尽管我们经常吐槽现在的节日内涵都几乎只剩下打折促销了,但这一般也是商品种类最全、折扣力度最大的时候,最适合一站式采购。

有没有发现,除了七八两月,其他十个月我们几乎都能找到打折的机会!
2. 商家周年庆、店庆、会员日
这种折扣就太多太分散了,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有的放矢。尤其是那些平时超级高冷的品牌,在这种时候经常出现一些令人不敢相信的超低折扣,运气好了绝对可以捡漏。
3. 周期性季节性促销
某些周期型商品存在比较规律的打折节奏,这点服装类商品尤为明显。比如像Zara之类的牌子,每年在12月和6月左右都会有两次固定的大规模折扣活动,每次持续几周。3月和9月也很可能出现小规模的打折。其他如旅游产品、飞机票等,也是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时段性打折。
常规折扣
除了商家们喜欢定期搞个大事情,还有许多常规性折扣方式:
1. 购买渠道的折扣
众所周知,渠道折扣的一般套路是:线上买比线下买便宜(其中app可能比网站更便宜),想要再便宜点,可能就需要资深淘宝客们常用的各种比价工具和导购返利网站了。而大部分国外商品,一定是通过海淘、代购或免税店买比国内买便宜,因此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总要有个海外代购党才完美。
2. 会员折扣
会员是种比较润物细无声的折扣方式,靠积分、充值额度或者消费积累,分梯度打折,一开始折扣幅度都不会大。对于经常重复消费的商品,办会员最划算,比如星巴克就会有会员满五送一的活动,核算下来也相当于打了八五折左右。
3. 非现金支付折扣
信用卡和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已经成了主要的支付工具,他们不仅便利,还更省钱。
一般而言,支付方式的折扣平均只有九八折左右。
哪种方式折扣最大,日常买买买的家伙收藏吧

不同商品的折扣幅度不同,即使是双十一,iPhone7也不会打对折。所以,我们以日常消费中的八个主要项目(服装鞋帽、生活用品、护肤彩妆,美食特产、箱包配饰、交通出行、图书音像以及3C产品),询问了40位受访者的消费习惯、能获得的平均折扣,以及获得折扣的主要渠道。
根据调查,各类商品的最佳消费方式和平均最大折扣分别为:
a. 线上购书(四-六折)
b. 线上购买生活用品(四-六折)
c. 线上购买中低端化妆品和箱包饰品(四-六折)
d. 线上支付交通出行费用(五-七折)
e. 线上或线下购买服装鞋帽(五-七折)
f. 免税店或代购中高端化妆品或箱包饰品(七-八折)
g. 线上购买3C产品(七-八折)
h. 线上或线下购买餐饮美食(八-九折)
这个结果也与我们平常的感觉大体一致。比如网上的书籍,一般都是打了六-七折卖,如果遇到满300减100之类的活动,那就合成只有四折左右!而外出用餐结账,不论是大众点评上买券还是充值成为会员,八八折、八五折都很常见。
此外,如我们预料,对于大部分商品而言,网购还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有时线上线下的差别并不大。比如衣服鞋帽,62.5%的人感到实际可得的折扣网购和实体店实质上差不多,线上和线下的消费渠道的比例也较为接近(57.5%:42.5%)。受访的Anne就表示:实体店在打折季一般都有五到七折,运气好能遇到三四折的情况也说不定,整体上和双十一的时候差不了太多。只要不是非追新款,挑几次打折季购置衣服基本够了。所以现在想买的时候实体店和网上都会参考一下,哪个便宜在哪儿买。
有些折扣还和消费档次有关。就像护肤彩妆,中低端化妆品和箱包饰品的消费人群(占调查人群的62.5%)偏爱线上折扣高时购买。但中高端以上、轻奢定位的化妆品和箱包饰品,国内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较少折扣或降价,因而这方面的消费者(占调查人群的37.5%)选择代购、出国购物或免税店购买的较多。
打折生活和不打折生活到底差多少?
为了便于计算整体消费的折扣,对最佳消费折扣取区间中值,并以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数据计算整体消费结构,整理后为:

所以,整体的折扣幅度为:
60%*14.3%+60%*11.7%+70%*5.8%+85%*30.3%+70%*7.6+65%*14.9%+50%*2.6%+75%*12.8%=71.32%
如果我们再将全部的消费都通过非现金支付,那折扣需要在整体乘上九八折,即:
71.32%*98%=69.89%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年能花个10万块用在你的吃穿使用上,聪明的运用不同渠道不同支付方式,以及很多不同,你每年可以省下3万块。
这个结果有没有意想不到?不论是71.32%还是69.89%,都意味着,通过日常的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好上述的各种折扣和优惠方式,一年下来可以让我们的基本购物费用打七折!
当然,七折是个最理想的状态,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完全不用现金,像生活用品和手机之类的必需品,我们也不一定能等到最佳折扣出现再去买,所以,如何将日常购物和消费的频率相协调,恰到好处的选择最佳折扣的购买方式,也是个大学问。
不过说了这么多,眼下最关键的,还是在这个最后关头,快去看看自己的购物车,到底哪些真便宜,哪些真需要,也许很多剁手党还可以抢救。
祝你双十一好运!
双十一购买TIPS
如果你感到双十一的价格很诡异,那就看下边的TIPS,我告诉你这是为什么。
1. 为啥折扣力度动辄三折五折,还是觉得东西不便宜?
实际上,所有的折扣幅度是按照商品的专柜价(吊牌价或建议零售价等)折算的,但专柜价是商家自己填写的!谁不知道,那些线下经营的品牌,平时也没几个会完全按照吊牌价出售。而对于只有网上经营的品牌,专柜价可能就任由商家填写了,所以折扣再惹眼,也就姑且看看就好。
2. 双十一买的是全年最低价吗?
这个答案其实也几乎是否定的。天猫只规定,活动商品的双十一价格,必须在该商品2016年9月15日-2016年11月10日期间于天猫或天猫国际平台达成的最低真实成交价的基础上让利至少10%,并且双十一活动结束后15天内,其销售价格不得低于正式活动价格或预售价格(二者以价格较低者为准)。
事实上,真正的天猫双十一活动,是那些出现在天猫双十一活动页面主会场和分会场的那些商家的活动商品,他们的定价都会受到天猫后台的约束。会场页面以外的其他天猫商家和所有淘宝卖家,其实不是真正的活动参与者。他们的商品定价也完全不会受到后台约束,所以打出的价格和折扣可能更没有保证。
3. 为啥这时候买的商品总觉得质量和平时不同?
如果你发现自己买的商品存在问题,觉得货不对板。回头看看页面,你也许忽略了商品页面上“网络专供”之类的字样。这是商家的另一个小招数,所谓的“网络专供”,一般指该商品是实体店同款但质量有差别的商品,比如服装鞋帽,很可能就是同款但用料做工变差,一定程度上,你买到的其实算是高仿,所以才会有这么低的价格。
所以,简单来说,在双十一期间要想购买与平时质量相同的活动商品,基本上能保证你的成交价格是在2016年9月15日至2016年11月26日之间的天猫最低价。至于真实的折扣力度,那还真的要看商家的良心了。实际上,根据权威调研公司2015年双十一期间的统计,整体上天猫双十一的折扣水平是八二折左右,而全网折扣力度最大的苏宁易购,折扣水平也维持在六九折。其他线上购物节也基本大同小异,便宜,只是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网购的平均折扣也就是六-七折罢了。
公众号:花卷财团
想知道更多芝麻信用分提分技巧,就到微信号:融360财秘微信(rong360licai)回复【芝麻】获取【芝麻信用分提升攻略】。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络转载文章,若有权属异议请联系我们删稿。您可以通过官网(www.rong360.com)下方“联系我们”页面,与我们取得联系。